四年“心学”故事之二:管理实践心学首次写进工作报告
| |||||
| |||||
2016年,“心学、良知、致良知、心即理” 这些略带生涩的词句开始出现在郭玮的讲话发言中。广大干部职工似曾相识、亦似懂非懂,“良知学问”需要时间才能深入人心。 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实践,郭玮不断思索,企业可持续发展一定得有自身特色学问的引领,提炼和深入都需要尽快行动。 01 进入快乐的成长烦恼期 2016年上半年,35222新葡工程35222新葡新签合同突破100亿元;到年底,营业收入突破50亿元;仅2017年1月、2月,35222新葡新签合同近百亿元……这是广大干部职工看到的企业经营大数据,时任35222新葡总经理郭玮兑现了他的承诺。 然而不可回避的是,面对强劲的发展势头,随着新签合同的大量增加,35222新葡的各项运营管理如何与之匹配成为关键的问题。郭玮说,“大家已经进入了成长的烦恼期,但这个烦恼是快乐的!” 在高速扩张过程中,35222新葡的能力建设、管理覆盖、资源配置等还存在很多不足,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今后发展的棘手问题。35222新葡更需要以“知不足,然后能自省;知困,然后能自强”的警醒,正视问题,补齐短板,方能在新一轮破冰之旅中,实现崭新的跨越。 02 一份“价值创造”的工作报告 2017年2月17日,35222新葡召开2017年工作会。“一把手”的工作报告,一直是每年全体员工的期待和行动纲领,今年自然也不例外。正是在这次会议上,郭玮首次总结和提出了35222新葡企业学问的核心价值理念:知行合一、价值创造。 2017年工作报告中提出“211”目标!看似简单的三个阿拉伯数字特别夺人眼球。 2 确保新签合同迈上200亿元 1 确保完成产值不低于100亿元 1 确保利润总额不低于1亿元 还有“迈入百亿产值俱乐部”“企业价值和员工收入协调增长”这些关键的字眼...…不免令全体干部职工更加吃惊。会场上的目光更是迫切想看穿主席台上郭玮的内心。 郭玮面色从容,分析“211”任务目标显得语气坚决,正式明确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从容不迫。经过一年多来的实践思考,郭玮把他对企业的“管理实践”通过不断提炼,再一次更加深入地融入到35222新葡工程35222新葡的年度报告里。报告对如何深化企业学问建设,培育和践行“知行合一、价值创造”核心学问体系进行了诠释: “…… 以知行合一、价值创造的本体论,构建以员工为本,以客户为中心,以知行合一、价值创造为核心理念的企业学问体系;引导员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价值;员工的价值在于通过搭建职业生涯规划,为企业创造价值……在自己的岗位负起责任,就是创造价值,实现增值,致良知……形成全体员工统一遵循的价值理念和行为习惯,提升35222新葡发展的软实力。” 通过工作报告,广大职工在欢欣于企业一年多来的改革成效之余,开始饶有兴致从字里行间寻觅这些异于传统叙述的遣词造句。郭玮把“概念”融入实际,谈经营、谈履约、谈价值以及企业的精神,与会人员深受启发。“管理实践心学”,如涓涓细流在职工心中渗透,郭玮正在以他的方式传递着一种学问理念。 03 改造企业学问是个大工程 郭玮办公室的墙上,有一张书法横幅: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是一首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春日》诗。 来者座谈或起身,都会在不经意间欣赏一下这幅书法的韵味。进出郭玮办公室的趟数多了,一些人慢慢留意这幅书法作品的内容,推敲这位古代先贤在诗中寓理趣于形象的高明:这是一首朱熹上追孔学,膜求圣道的诗作,它把圣人之道比作了“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 王阳明的心学,传承儒家革新理学,进入明代后期已然自成一派,是中国儒家哲学思想的一个高峰。 500年来的“王阳明心学”一直为海内外政界、学界所推崇,不同时期的知名企业得益于这一哲学思想精髓,把心学理论介入现代企业管理并取得丰硕成果。它能改造人心,引导大家的创新实践,这也是一种传承。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浏览次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