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动态(中学)
校庆征文:三千六百五十个日子,大家一起走过
十年,弹指一挥间。想想2003年的华杰,看看2013年的华杰,我不禁为之震撼和感动: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如今您即将迎来十周岁生日——华杰,我有好多话想对您诉说。回顾与您共同走过的三千六百五十个日子,我百感交集,该从哪里说起呢?
因为有缘,大家相遇
2003年的5月,非典肆虐,疫病横行!人们不敢交流,不敢出门。想进城的中学教师都瞄准了赣榆县实验中学,次一点的也要进青口一中或二中。这些学校的大门对我来说也是敞开的。但或许是命运使然,或许是缘分所致,在流转不息的生命之轮中,我以优异的说课成绩进入华杰,成为华杰双语学校的最早的五位教师之一。我坚信这是一片耕耘的沃土。自从踏进了华杰的大门,我便为实现梦想而不断耕耘。十年来,我有过疲惫,有过烦恼,但在柏校长、王总等领导悉心关怀和鼓励下,在孩子们花朵般的笑脸中,我甘愿“花落为泥碾作尘”,用勤奋体验人生澎湃的激情,用心聆听教学动听的旋律,用常识的琼浆哺育着渴盼成长的学生,用快乐捕捉成长美丽的瞬间。无论灿烂,还是阴霾,在教育教学之路上,我辛苦并快乐着,快乐并幸福着。 这幸福的源泉就是我与华杰的不解之缘!
风雨同舟,伴你同行
怎能忘,走村串户招学生。
2003年的5月,学校刚见雏形。最初的领导只有柏校长、王总等4人,教师也就 30多个(包括杨校长、单校长)。招生的任务就落在了大家这些人的肩上。因为学校刚建,家长都不了解,当时青口其他初级中学在家长心中的地位又根深蒂固,所以招生是一个极大的难题。每招一个学生就跟说媒似的,要三番五次地上门做思想工作。要向家长讲解大家的老师是怎样经过严格的筛选选出来的,大家的教学有如何的保证,大家的学生生活将会达到什么样的标准等等。遇上开明的家长还能听听大家的讲解,遇上不耐烦的家长根本不听大家说完,有的家长那鄙夷不屑的语气和神情甚至让大家受不了。也正因为如此,领导知道大家招生的艰辛,每次从学校租的办事处出门去“下乡”的时候,柏校长都会送大家出门,教大家如何说、怎么做,还不停地说 “你们辛苦了”等感激的话。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的九月,大家招收了12个班,500个左右的学生。新学期如期开学了,华杰迎来了她生命旅程的第一个春天!这美好的春天将永远留在大家的记忆里。
怎能忘,连夜冒雨搬课桌。
2003年8月底。明天就开学了,晚上课桌才运来。当时天下着大雨,老师们为了等着搬运课桌都没有回家。没有搬运工,大家是主力;没有男女之别,大家都是主角;没有水喝,没有宿舍,没有厕所,没有洗澡间……但大家有的是信心,有的是团结的力量!从晚上9点——11点,课桌搬完了,凳子排好了,大家每个人都已筋疲力尽,大汗淋漓,雨汗交织,浑身湿透。但想到明天就要见到大家亲自招来的学生了,明天华杰就真正地诞生了,心中的喜悦就赶走了所有的疲劳。有的老师离家很远,尽管天已经很晚了,还是冒着大雨回家了。记得当时杨绪兵主席与金广敏老师骑的摩托车恰巧打不着火了,王总看着他们在风雨中推着摩托车艰难行走的情景,激动的一时说不出话来……。此情此景,大家记忆犹新!
硕果累累,共享美好
十年了,华杰经历了风风雨雨,但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众人拾柴火焰高,齐心协力铸英豪。在以柏校长、杨校长、单校长为首的新一轮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在华杰众多教师的不断努力下,在众多学子的不断拼搏下,华杰双语学校如今已被教育部等十部委授予“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德育研究实验课题重点实验学校”等称号;被教育部教师发展基金会授予“全国特色教育示范单位”;被评为“全国优秀民办中小学”。成为“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江苏省管理规范示 范学校”、“江苏省首届模范民办学校”。连云港市教育教学质量优秀学校,连云港市课堂改革“领航学校”。
如今大家学校的在校生已由2003年的几百人发展到6000多人;教师由2003年的30 多人发展到现在的400多人。现在招生再也不用走村串户了,每年招生时间刚到不久便爆满,而且都是主动要来的,大家还要择优录取。好多学生一不留神报名迟了还要拖亲告友才能进。就连外县的学生包括连云港市区都有学生慕名而来,因为我校的中考成绩直线上升。尤其是自从前年领导出新招,改革见奇效,中考成绩在赣榆县由第三升到第二,由第二升到第一,2012年竟然夺取了连云港市的桂冠!成为全市改革领航学校,成为全市初级中学学习的楷模。仅2012年下半年来我校参观学习的学校就有18所!
古人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是的,如今的华杰,成为赣榆甚至连云港教育大地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学校在教学改革中飞速发展,大家教师在这改革发展过程中也得到了锻炼、经过了洗礼、提高了业务素质、改变了教育理念,同时也在这些活动中展示了风采,赢得了荣光。比如我,刚进华杰时是一名没有任何头衔的初中语文教师,如今在华杰领导的培养下,我已成为全国语文科研优秀教师,江苏省优秀辅导教师,连云港市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连云港名师工作室成员,连云港市骨干教师,赣榆县先进教育工编辑,赣榆县教育局先进教学个人,赣榆县初中语文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华杰双语学校第一届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并有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核心刊物上发表、获奖,成为连云港市“333”工程高层次人才。
华杰成功了,华杰的领导成功了,华杰的许多老师也成功了。成功就意味着快乐,就像一个登山者,登临绝顶时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和满足。但大家也深切地体会到这成功的过程是痛苦的,有春蚕破茧般的折磨,有凤凰涅磐般的艰辛。但我更是幸运的,因为我是华杰人,在华杰成长的三千六百五十个日子里,有我的汗水,有我的泪滴,也有我的欢歌笑语!
我幸运、我自豪、我感恩!感谢有您——华杰,陪我走过了十年的风风雨雨,引领我找到了真实的自我!
在喜迎您十周岁的生日之际,华杰!我要为您唱一首欢乐的歌!我要祝福您的生日,祝您这颗璀璨的明珠更加耀眼夺目,愿您在不久的将来,照亮江苏,照亮全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