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22新葡
学校35222新葡
认识华杰
校长寄语
学校概况
学校概览
华杰荣誉
发展之路
通知公告
名师档案
华杰动态
校园资讯
图片报导
视频播报
教育动态
校务公开
机构设置
部门职能
规章制度
办事指南
资料下载
中学科研
通知公告
课题研究
教育论文
继续教育
小学科研
教研活动
教研论文
教学反思
德育之窗
德育动态(中学)
德育研究(中学)
德育管理(中学)
星星火炬(小学)
成长之路(小学)
小学班主任在线
团队活动
学生园地
学生作品
佳作刊登
秀我风采
特色发展
文明礼仪教育
展怀书院
科技创新
文艺天地
课改前沿
书香致远
开卷导航仪
园丁充电桩
学子加油站
华杰文学社
亲子悦读厅
书香群英会
名著助读器
知书达理台
家长专栏
家校活动
告知家长
招生考试
招生动态
中考资讯
其他考试
园丁充电桩
开卷导航仪
园丁充电桩
学子加油站
华杰文学社
亲子悦读厅
书香群英会
名著助读器
知书达理台
通知公告
华杰动态
华杰荣誉
特色发展
当前位置:
35222新葡
>
书香致远
>
园丁充电桩
园丁充电桩
梁衡:什么是美
分享到: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6-9-27 9:23:24 【
打印此页
】 【
关闭
】
审美学问,是艺术学问。回答美是怎么一回事,什么叫美,怎样才美,美有什么用?有这样几个要点:
1.美是人的本性
这个本性甚至可以追溯到动物性。你看孔雀的羽毛,老虎的花纹无不求美。公鸡好看,是因为母鸡爱美,对它长期追求、筛选的结果。爱美不要什么理由,也不受时代、阶级、环境的限制。原始人就知道用兽骨制成项链,还在岩壁上画画,后来又在陶器上画各种花纹、图案。只不过是随着学问的进步,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美的内容、层次也在增加变化。美是与人类的成长同步的,一部美学史也即是一部社会发展史。人的爱美之心是人发展完善的一种动力。大家要承认这种本能,“学问大革命”把人的这种本能都批判了,美就是资产阶级,就是反动,左到否定人的本性。而人的本性是不能剥夺的,正如饿了就要吃东西的食欲;不懂就要学习的求知欲;看到美的人、美的物、美的作品就喜欢的审美欲。既然人人都爱美,都有这个本性,反过来就人人讨厌丑,不管是外表形式的丑,还是内在精神方面的丑。当然谁也不愿被人讨厌。为了自己的美和欣赏外部的美,于是生出一门美学,研究怎样才算美、才能美。
2.美的用途
农村里的一些老人常说年轻人:“描眉画红(口红)有什么用?”从发展生产,多打粮食来讲,确实没有用。“文革”前,把绿化、美化环境都看作是资产阶级思想作怪。美这个东西,既不实用,也不深刻,只作用于人的情感,让你愉悦、兴奋、激动、忧伤,改善情绪,作用于精神世界,提高道德修养,就像人身上的经络系统,没有血管、骨骼那样具体,看不见、摸不着,却在起很重要的沟通、维系作用。
美学老祖宗黑格尔把人与外界的关系分为三种:一是欲望关系。消灭它或利用它,以满足自己生命的需要,是针对一个具体的完整的事物。如你又渴又饿,看见一个苹果就想吃掉它,这时要的不是欣赏。他幽默地说,你要是想使用一块木材或吃一种动物,画一个就不能满足。中国成语“画饼充饥”,就是说欣赏代替不了实用。二是思考关系。并不要消灭它,而是研究它,找出事物规律、概念。如大家研究数学、物理的公式定理,只是要弄懂它,并不想吃掉它,也不是欣赏它。当大家剖解一只老虎时,注意力在研究它的结构功能,而不是如在野外欣赏它漂亮的花纹和奔跑的姿势。三是审美关系。既不吃,也不深入研究,只是满足求美的心理,欣赏它。黑格尔称为“满足心灵的旨趣”。所以,美针对的既不是具体事物的全部,也不是它内含的抽象的道理(概念、本质、规律),而是外表的具体的形式(形状、颜色等),通过形式让人愉悦(不是具体的实用,也不是抽象的思考)。男女找对象,都愿找漂亮的,先要从形式上就让人看着舒服。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一美女与甲乙两男生为大学同学。女先与甲好,到毕业前又被乙挖去,后结婚。40年后老同学聚会,都成白发老人。回顾昔日说了真话,甲对乙说:“你知道吗,当时你娶走了她,我真想杀了你。”乙说:“你不知道,这些年我差一点自杀。跟她生活这几十年不知多么痛苦。”恋爱时是审美,结婚后讲实用,用途不同。音乐、美术、诗歌都是艺术形式,不管实用,只管审美。专门调节人的观感、情绪,进而修炼人的道德,这就是美的用途。大家无论是看画、听音乐、游山水,都能产生或宁静、安闲,或激动、振奋的心情,这就是审美、享受美。它不像具体的食物让你长身体,也不像普遍的理性让你长思想,而是让你知道怎样把自己修炼得更美,好让别人喜欢,同时你也得到敬重和方便;怎样去欣赏和享受外部世界的美,敬重别人。
3.怎样才美
一是美在真实。审美是解决人情感上的问题,而情感是最不能被欺骗的,所以美的前提是真实。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一美女爱一靓男,后结婚。男说,我从小就没有沾过厨房的边,不会干家务。女说我侍候你,一直十年。一次女出差,提前到家,发现男在厨房做菜,非常熟练。原来为不干家务竟伪装了十年,女大怒,马上离婚。生活中先真才会美。人喜欢真山、真水、真花,讨厌假景。有人说话时对你拿腔拿调,嗲声嗲气,你就浑身起鸡皮疙瘩。杨朔的散文,后来人不愿看,就是因为它总要装一个光明的尾巴。一个政治家,民众对他的判断首先不是能力大小,而是行为的真假。许多作秀、表演已让人恶心,怎么可能再去服从和追随他。
二是美在结构。这要说到外美和内美。外美,指形式的美。当事物的外形构成一种和谐比例时,看着就舒服,这就是美感。人的美,首先是五官、身体四肢的结构合理、和谐。书法的美,先讲笔画的间架结构,图画讲构图、色彩搭配;音乐是音符音色的结构配合;山水美是青山绿水、红花绿叶、石硬水柔、天高地阔、风动枝摇、花香蝶舞等等自然元素的搭配。但这结构不是平均分配,常会有主次,有个性。如大家说那个姑娘有一双漂亮的大眼睛,这正是她的个性,她的亮点。书法中的行书、草书就打破了楷书的平稳,追求结构变化个性化,常一笔出人不意,于是美就变化无穷。
内美,指人的修养,精神之美。也是讲结构:学问结构,人的常识、思想、道德修养等精神方面的结构。从而分出高尚与卑下,丰富与贫乏,高雅与粗俗等等。常识丰富的人有一种从容与幽默的雍容之美,思想敏锐而有个性的人有一种勇敢与坚强的阳刚之美。但如果有一方缺失,也会结构失衡而立马变丑。历史上曾有诺贝尔奖得主跟上希特勒办坏事,好莱坞影星偷东西,像周作人那样的大文人当汉奸,都是内丑而不是外丑。
漂亮不一定美。漂亮经常是指表层的感觉,而不涉及深层结构。比如一个人穿一件粗麻布衣服,当然不如绸缎衣漂亮,但是如果衣、裙、鞋、帽搭配恰到好处,仍然美。布衣荆钗,仍不失其美。如果她的常识、才艺、思想等内在结构更丰富合理呢,就有了风度美、精神美。经常有一些很漂亮的女人如影片明星却过单身生活,别人奇怪,怎么这样的人还没人要呢?如果男女找对象只是双方外表的结构搭配就最好办了,但人这种东西很复杂,他还有内在结构。不是美女不漂亮,是她的内在气质:常识、精神、脾气等,和对方形不成合理的结构,互相觉得不美。
三是美在距离。美既不解决实用问题(不会上去吃一口),也不解决研究问题(不去剖解实验),只是欣赏,于是就要有一定的距离。大家在画廊看大画总是要退后几步看。《爱莲说》里讲的“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上面举到的一女两男的故事,未结婚前看恋人,怎么看,怎么美,因为有距离。两人一结合后才发现问题不少,没有距离了。正因为有距离,审美才脱离了实用方便的庸俗的作用,而有了道德上的、艺术的意义。道德是一种行为规范,一种自我约束。大家看见一朵漂亮的花,知道只能看,不可摘。虽然也有占为己有的欲望,但又有道德良心来克服这种欲望,于是就会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才美。人和人的交往彼此保持一定的距离,会给对方留下美好的印象,有时亲密接触,知道了对方许多缺点,就不觉美了。因为这时距离太近,如黑格尔所说:你已不只是欣赏关系而有了实用关系和研究关系。看山水也是这样,“横看成岭侧成峰”,有许多朦胧变幻的美,你一旦走进山肚子里可能又不觉美了。朦胧是一种美,而距离正是实现它的一个重要前提。
美只管形式,不管内容。但它可以和内容结合成更复杂的形式组合,达到更高层次的美,内外一致的美。在物品,如既实用又美观的设计;在人则是外美加上内在的思想和能力,如居里夫人;在科学和思想研究则是深刻的哲理加上简洁优美的形式,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公式、范仲淹表述忧国思想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当然还有更多的好诗、好画、好歌。
上一条:
梁衡:如何区分低俗、通俗和高雅
下一条:
梁衡:书籍是常识的种子
相关文章
20条极其普通的教育常识,坚持下来就能成为优秀教师
《学记》注解
《陶行知教育文选》阅读札记
教育,让生命在场
孙绍振、钱理群对话:回到文本
梁衡:书籍是常识的种子
梁衡:什么是美
梁衡:如何区分低俗、通俗和高雅
南京大学教授莫砺锋:唐宋诗词的现代意义
笔落盈尺之间 记录读书精华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