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资讯
“志博”教学研究共同体语文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
春夏更迭疫情渐稳,花落叶盛教研正兴。为了进一步探讨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提升中考作文复习备考效率,“中考作文素材升格与转换”专题研讨活动于5月18日在华杰双语学校如火如荼地开展。区教育局语文教研员董淑瑷以及城头初中、大岭中学、沙河中学、殷庄中学、华杰双语等五所学校20多位老师参加活动。
同课异构,百花齐放
城头初中的刘传兴老师、沙河中学的徐新生老师、华杰双语学校的李永弟老师、焦艳萍老师分别展示了“同专题、异构想”的四节作文专题课,他们立足中考作文素材这一原点,从找、理、升、转四个角度呈现,扎实高效,各具风采。
李永弟老师从素材梳理的角度上,依托中心多角度选择立意。引导学生从人生、社会、学问审美方面提升立意。课堂上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探究的作用,自然生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等立意方法。
徐新生老师从素材转换的角度上,能量繁为简,针对“如何一材多用”这一主问题,巧妙地用了一个篮球的例子打下了作文的半边天;能以问代教:由调查问卷开始,由主问题架构支撑,由悬念激发写作;且金句频出:总是以一句话来指点迷津、点石成金。道出素材选取的广度,点破素材加工的深度,提醒素材可多用不可全用。
刘传兴老师和焦艳萍老师则从素材升格的角度入手,刘老师主张写作素材的积累可以从课本中挖掘创新。建议同学们的写作要“巧借名篇,内容出彩,细节形象,情感充沛”。焦老师则以两篇范文为例让学生找出素材的动人之处,引导学生“加点动作、加点心理、加点环境”。两位老师既有创新见地,又求真务实。
坦诚评议,深思真研
评课环节本着“求真、求深、求活”的原则,首先随机点评,听课代表殷庄中学袁桂堂老师从教与学的关系、讲与练的关系、生生与师生的关系角度剖析课堂环节;大岭中学杨青柱老师结合自己课堂困惑,关注到课堂架构,教师的角色定位,学生的效果呈现。其次是与授课教师互动环节,针对课堂构思、环节设计、听课疑惑、教学实际等各方面,提出质疑或改进建议,老师们积极提问,授课教师阐述想法,思维与思维的碰撞,使会场气氛热烈,老师们感慨收获颇多。
明标导航,高位引领
本次活动特邀实验中学李健主任开设讲座,李主任从素材的宏观、中观、微观角度提升老师们的认识,从三个维度:横向扩展题材,丰富文章内容;纵向挖掘题材,确定文章主题;完善表现形式,实现文质兼美充分解读,提供丰富的学生素材,道出灵活创新的素材延展方式,引导老师从简单地教学生“怎么写”到更实际地告诉学生“可以写什么”“应该写什么”“最好写什么”;引领老师从社会现象入手:关注生命成长和自然,民族传承和社会生活,人文关怀和理性反思……这次讲座,更新了老师们对作文的理解:写作原来就是写生活,是诗意写作,也是惬意写作。老师们如沐春风,受益匪浅。
教研员董淑瑷全程参加,从课堂架构到细节处理,从教授切点到学习发生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深层度引导,并为老师们带来了专题讲座:立足学生现状,强调回归原点,提出两个构想,细化建模塑型,尤其针对中考作文素材梳理与升格的具体操作展开,建议老师们在挖掘素材、展新素材、完善素材、加工素材、转换素材方面多用心思,多下功夫,力争引导学生在人生、生命、社会、学问、哲理五个层面完成素材的升格,提升习作的厚度,这次讲座是“及时雨”也是“雪中炭”,独辟蹊径的分类与分析,专精覃思的联想与升华,使老师们的目标导向更明更集中,操作步骤更实更清晰,让与会者有醍醐灌顶之感。
“独行者疾,众行者远”,本次活动的开展真正达到了以流促教,以生生对话、师生深度对话促学,以相互学习促研的良好效果,力争让作文素材的方方面面最大化、高效度地为己所用,让中考复习向纵深度,高素养化迈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