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览
华杰双语学校学问建设略览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华杰双语学校学问建设略览
一、华杰赋
我校在十年校庆之际,建设了校园十景,这里是十景之一的点睛之笔“华杰賦”石刻:
石刻正面是说明华杰校名来源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一阴一阳两枚篆刻印章,背面是我校杜军方撰文、杨光老师书写的纪念华杰十年华诞的《华杰賦》,叙述了学校兴办、创业、成长的十年风雨路。一池碧水环绕石刻,波光潋滟,国旗飘扬,锦鳞戏水,翠柏呈祥。池水北面是柏萍校长亲笔命名并书写的“致远”桥,正对校门、国旗和阅读厅,寓意是启发华杰学子饱读书卷,宁静致远,走出校门,效力祖国,为校争光,今天我以华杰为自豪,明天华杰以我为骄傲。
华杰赋
发轫伊始,百事待兴。淫雨绵绵连月不绝,非典肆虐交通阻隔。创业诸君居所困顿,日理万机郊野穿梭;元老一族攻坚克难,励精图治星夜劳作。
时光如逝,倏然十载。杏林繁茂育栋梁,桃李满园任扶栽。
红楼经典溢香,绿廊翰墨濡研,园丁殷勤惠泽芷兰,行植嘉木门庭丽靓。朝晖洒落园石之端,修竹与翠柏呈祥。落霞融照苍梧之间,香木并丹桂齐芳。付去一番风霜苦,采来百花汇佳酿。
二.中华英杰墙
坐落在华杰双语学校西侧的是“中华英杰墙”,说到“英杰墙”名字的由来,就不得不说说说大家学校的校名,华杰双语学校的校名是取自王勃《滕王阁序》中“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华杰”,而英杰墙则寓中华英杰之意,华杰双语学校是培养中华英杰的学校。“英杰墙”雕刻了从孔子到莫言等十位中国学问方面的代表人物,并记录了他们最经典的语录。
“英杰墙”的两侧则雕刻着大家学校才华横溢的杨国诗校长写的一副对联,上联是“莫言东壁逸少梦阮论语追古迹”,下联是“行知青莲子长树人航天溯源宗”,对学校莘莘学子提出要求并寄予厚望。“英杰墙”是在大家学校建校十周年的时候,历经半年的时间用大理石建造的。“英杰墙”上的历代先贤,时刻鼓励着同学们心中要有远大的理想,奋发图强,争做中华栋梁。
三.百草园
百草园的建造,那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大家学校在建校初期,把各楼层植物都集中在这个地方存放,长期的积累,造就了现在花草苗木种类繁多,鲜花芬芳,绿树成荫的美景。春夏之际,漫步在百草园中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后来全校领导、师生集思广义,取鲁迅的“百草园”之名。取这个名字有两层意义,第一层意思就是园内百花争艳、百草闹春,第二层意义就是要开展鲁迅学问校本教材,因为百草园中所有内容都是和鲁迅有关的。大家根据百草园做的校本教材是学生初中阶段所学鲁迅的作品与百草园的关系,百草园中陈设对于学生理解鲁迅的影响或意义,直到让百草园成为学生的乐园。
位于百草园正中间的是鲁迅的主题雕塑,鲁迅那“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铿锵有力的训导,时刻激励着大家。各位领导请看,在百草园名字的旁边有鲁迅的小诗自题小像和《朝花夕拾》、《野草》两部散文集书名。
四.餐厅
学校餐厅做好全体师生的服务工作,做有质量、有品质、有营养的合理的膳食结构。促进学生正常生长要求,保障师生的正常就餐。
大家学校有上下两层宽大敞亮的餐厅,餐厅配备了空调,冬暖夏凉,给师生创造一个舒适温暖的就餐环境。就餐人数达六千人,应该说在大家地区是就餐人数最多的餐厅,食堂的工作人员120人,食堂的设备也都是一流的,现代化的。
大家的工作人员都是按照国家卫生要求,经过体检,培训合格以后持证上岗,确保师生的食品安全,做好食堂的一切工作。
在大家校领导的重视与支撑下,大家食堂的服务质量与饭菜质量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认可,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在赣榆各所学校乃至苏北地区,也是有口皆碑的一流的餐厅。
四.书法社团
书法社团取名“展怀书院”,寓意大家社团成员通过学习书法,胸怀远大,展望未来。展怀书院是我校近百个社团的其中之一。
大家华杰学校的许多领导都是书法爱好者,在书法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因此对书法教育工作尤为重视。自 08年起,领导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确立了以书法教育为我校的特色课程,制定教育发展方案,并着手开展了部分书法特色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校园书法氛围,成立了书法社团,并确定学校书法活动室,利用每周的二、三、四下午第三节课进行活动。大家社团聘请了在我县书法界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书法老师——杨光任教,对学生进行了多种书体的训练引导,有隶书、楷书、行书等。在教学中引进历代了历代书法家的学书故事,在社团活动中学生陶冶了性情,增加了许多儒雅的气质。
自书法社团成立以来,社团成员已有600多人次在县、市现场书写、省中小学书法展示赛、及全国中小学生书法大赛中都取得了一二等奖的优异成绩,学校也多次获优秀组织奖。为了更充分地展示学生的风采,每年六一期间大家都安排学生进行现场书写展示,春节期间组织社团成员走向街头,义务为老百姓写春联,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一致称赞。
目前,大家社团又吸取了更多的新鲜血液,既增加了一部分优秀的青年辅导教师,又吸取了一部分3——6年级书法爱好者,大练书法在我校已经蔚然成风。今后的教学中,大家将继续发扬成绩,把学校的书法教育工作推向新的台阶。
五.国粹廊
“国粹”, 指我国固有学问中的精华。“中国的三大国粹”是指誉满中外的中国京剧、中国画、中国医学,在“国粹廊”里,学生不必翻阅书籍,便可以对这些有大致的了解。学校建立“国粹廊”的意图是希翼中国学问中的精髓在一代一代的流传中东西不丢失,让中国的三大国粹伴随华杰学子的成长。
大家请看,映入眼帘的是我国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题词的对联:“承天德化心中,寄兴超然物外。”
步入长廊,一股悠久浓厚的学问气息扑面而来,长廊内48块记载着国粹常识的牌匾分列在两侧。在大家左手边的24块牌匾,分别先容了“中国古代二十四孝子”的故事,汉文帝、董永、仲由……每个故事中的人物都是那么的鲜活生动,学生阅读这些孝子的感人事例,受到的是中国传统礼仪的教育,母慈儿孝,尊老爱幼,这些种子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大家右手边的24块牌匾由“画派纷呈”、“寄情戏曲”、“医者天下”几部分组成。“画派纷呈”给师生先容了中国几大画派的常识,长安画派、金陵画派、岭南画派、海上画派……风格迥异的画派及其代表作给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寄情戏曲”给大家先容了豫剧、越剧、京剧、评剧、黄梅戏这中国五大戏曲及其代表曲目。“医者天下”让学生认识了中国历史上几位名垂青史的医生:张仲景、华佗、扁鹊、李时珍等。最后几块匾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生平资料。
“国粹廊”是华杰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生在这里不仅可以学到常识,受到中国古典学问的熏陶 ,还可以愉悦身心,放松心情。夏日炎炎,“国粹廊”里藤萝摇曳,绿荫茂密,学生三五成群,有的聚在一起谈笑风生,有的学生捧一本好书静静地阅读,这里,留下了华杰师生快乐的足迹。
走出“国粹廊”,这里也有一幅对联:“尚志齐贤士人事,礼门义路君子行。”也是出自欧阳中石老先生的手笔。
六.韶华初现
自2003年学校成立以来,就设立了小学部。那时的小学部有6个班级,学生224人,教师14人。虽然规模较小,但办学精神强大,办学目标明确,办学措施科学。十年多来,小学部在总校的领导下,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作为重点,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思想,努力实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开发,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校快乐地生活和成长”的办学目标,不断努力,不断发展,教育质量逐年攀升,美誉度逐年提高。在社会各届的支撑、家长们的信任下,原有教学楼已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2011年5月,小学部搬到新教学楼,也就是您目前所在的教学楼——韶华楼,韶华,取其“青春芳华,无尽美好”之意,站在韶华楼前,晨起睹日出东方,闲暇赏国粹廊美景,师生同乐,共惜光阴。
如今小学部有班级36个,学生1700余人,教师111人。规模的扩大既反映了广大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也充分地证明大家办学水平的提高。
目前,小学部校园占地面积30余亩,建筑面积一万二千平方米。设施齐全,现有一个综合报告厅、一个多媒体教室、两个微机室、一个实验室、一个仪器室,一个科学探究室、一个舞蹈房,一个乒乓球室,四个音美教室、一个书法创作室,一个书法教室,学生宿舍楼两栋,各种教学器材配备符合省市标准并能满足现有教学需求。
走进韶华楼,“诚朴 博爱 和谐 创新”八个大字映入眼帘。我校学生大多来自于各乡镇、农村,留守儿童占有很大比例。接纳,包容,温暖,拼搏,创新的校园精神激励着莘莘学子在华杰爱的摇篮中成长,梦的港湾里起航。
“以人为本,自强不息”的校训鼓舞师生努力进取,顽强拼搏。育人重在育心,学校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基础、成长基础、学问基础为育人目标,将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及少先队组织意识、政治启蒙教育相结合,通过学科教学和主题活动之中渗透、强化。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与“弟子规”等博大精深的传统美德教育,深入细致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而作为江苏省第一批“少先队活动课程”试点学校以来,我校接受了市、县上级部门及学校的多次参观与引导!我也代表连云港市在全省辅导员培训会议中作经验交流,并代表连云港市少先队辅导员参与江苏省辅导员风采比赛,取得优秀成绩!
学校全面培育“合格+特长”学生,努力开发课程资源,组建了20多个社团,寓教育、健身、趣味于一体。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多台大型文艺演出,充分展示了少年儿童的阳光灿烂,绽放了华杰学子的实力与魅力。
学问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我校学问以“育中华之英杰”为主题,展示师生风采的展板随处可见,历史名人的名言警语引领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身边榜样的事迹激励学生超越自我。在学生们的心里,今天我以华杰为荣,明日华杰以我为傲已深入人心。
透过眼前,展望未来,大家有理由相信,我校的前景会更加灿烂、辉煌。
七.宿舍管理
大家学校是九年一贯制的全寄宿学校,“寄宿制”是大家学校的一大特色。全校一至九年级共有在校学生五千多名。生活老师近百名。大家根据学生的年龄段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对生活老师进行了合理的配比,例如:一到三年级的小学生,每两个房间就有一名专职的生活老师对他们进行日常的生活引导和管理。四到六年级一个生活老师也只负责三到五个房间。初中部每个楼层配一名生活老师。每栋楼都配有两名值夜的生活老师进行夜间巡逻,帮助学生盖被子,发现有身体不适的学生及时带去就医。
生活老师肩负着“家长”和“教师”的 双重责任,既要给学生父母亲人般的关爱又要在他们情绪低落心情不好的时候给他们做思想工作进行心里的疏导。从一早引导他们刷牙洗脸,到打扫卫生整理房间,再到食堂的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生活老师。 .
学校投入数十万元为学生添置了实木床,使大家宿舍的硬件设施又上了一个档次。每个楼层都配有灭火器,消防栓,应急照明灯,监控器等设施。让大家的孩子能在一个更安全舒适的环境中生活与成长。
“寄宿制”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集体生活空间,学生寄宿在学校,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脱离溺爱的环境,弱化对家庭的过份依赖,有利于培养学生生活的自理能力,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外出务工父母的后顾之忧!学校建校十多年来,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八.乒乓球俱乐部
为了丰富校园学问生活,增强学生体质,弘扬国球精神,2007年学校将学生食堂改建为乒乓球俱乐部,并在2008年成功通过省奥林匹克乒乓球俱乐部验收,成为赣榆县第一家省级乒乓球俱乐部,多次承办市、县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并且在2008年成功举办全国新星杯淮海经济区乒乓球赛,并特邀新加坡崇德学校来我校参赛学习与交流。目前该俱乐部占地总面积500平方米,能容纳10付乒乓球台,现有 40名学员在此训练,学生每天下午进行1-2小时的专业训练。我校乒乓球训练队自成立以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依托江苏省青少年奥林匹克乒乓球俱乐部的资源优势,聘请专业乒乓球教练,大力开展乒乓球群体活动与训练队的强化培训活动。近几年在市、县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中均获初中组男子团体、女子团体冠军。有的初三毕业生以乒乓球特长生的身份进入四星级高中。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从基本常识的了解到基本技能的掌握,学校在小学阶段专门开设了乒乓球这门课程,从培养兴趣爱好入手,达到终身受用的锻炼目的。
学校积极响应全民健身运动,鼓励学校教师每天坚持锻炼一小时,而该俱乐部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本校教师锻炼身体,放松身心的场所。同时,在节假日期间我校乒乓球俱乐部还向广大社会群体开放。
九 阅读厅
阅览室有三种开放渠道:一是定期组织学生在阅览室内阅读名著等文学作品,教师进行细致的阅读引导;二是借阅到教室的图书角,方便学生随时阅读;三是根据学生的喜好自由式的选读各类书籍。
这个地球仪,就很好地诠释了大家阅览室的开放宗旨,那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这里的名人故事激励学生,这里的心灵故事引导学生,这里的常识宝藏充实学生,这样,学生能够更出色地走向光辉的未来。教师呢,教学之余,给自己补充正能量,陶冶了情操,增长了见识,也愉悦了身心。所以,这个看着不起眼的一角,实际上,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一片乐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