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寄语
中学校长谢佃春 校长寄语
谢佃春,现任赣榆华杰双语中学校长。男,1975年11月出生,中学高级教师,连云港市优秀教育园丁,赣榆区骨干教师,2003年、2006年、2009年连续三届获得赣榆县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连云港市基本功大赛二等奖。自1997年工作以来,经历了几乎每个业务岗位的历练:班主任、校办主任、团委书记、年级主任、教科室主任、教务处主任、负责教学的学部校长等,在相对完整的成长历程中,逐渐丰厚了扎实有效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
他是一位坚守教育理想、积淀教育智慧的教育行者。做教师,勤奋钻研,力行改革,课堂教学渗透和落实课标“三个维度”,主动与学生对话,发掘学生的潜能,拓宽学生的精神空间,健全学生的人格,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做管理,勤于思考,勇于担当,注重对教学实情的观察调研,引领教师聚集课堂,提高教师课程能力,推动学校课改工作,建构学校课改管理学问体系,从而创造超越自我的业绩。
一、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 “学”,不仅是让学习理所当然地发生在学生身上,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而且需要学生发掘内驱力,增强学习力,自我建构,自主体验,自发自动地探寻常识奥妙,自觉自能地解决实际问题。 “好”,不仅是指学习成绩要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不断超越已有成绩,而且要实现个性发展、特长发展和全面发展。如果只用学习成绩这一个标准去衡量学生,那一定是片面的甚至错误的。 每一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宝贝,是家庭的整个世界。担当教育责任的教师,应当不断发现孩子的优点和特长,激励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恒过,然后能改”,错误也是孩子成长的一种资源,教师万万不能求全责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育的伟大也是从细节积累开始的,用心呵护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努力走进每一个学生的世界,才能真正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二、做有理想的教育事业 办学是艰难的,办一所有教育信仰的学校更难。教师是平凡的,然而把平凡岗位做成有尊严的事业又是伟大的。 每个人都希翼有更好的生活条件、更体面的工作环境、更优厚的工资待遇,这当然是合理的要求。然而,对于教育事业来说,这绝不是最高尚的追求。仅仅为了一个岗位、一份待遇而工作的老师,是庸俗的老师;仅仅为了一个职业、一份薪水而学习的学生,是走向低俗的学生。 教育不为培养社会权贵或富商阶层,教师理应承担起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责任,为学生的成人成才奉献自己的力量。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学校培养的学生和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尽管从事普通的职业,可是能够喜欢读书学习并把终身学习当作自己的追求,能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他们才是祖国昌盛、民族复兴的坚强脊梁。 三、扎实做事,稳健为人 事在人为,任何事情都需要人来思考和研究。一项教学工作目的明确,工作思路自然就清晰,做事自然就到位。反之,如果做事的人心理浮躁,又不能端正做事态度,这山望着那山高,眼高手低,最后就会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即使同一件事,彼此的做法不同,结果也往往大相径庭。 教育教学工作还需要“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坚守。所以,教师要修养稳健的工作风格,一个脚印一个脚印地丈量自己的土地,一道地垄一道地垄地耕种自己的庄稼。“但闻耕耘,莫问收获”,须知收获就在一天天的耕耘中,抬望眼,想必已是桃李天下!
相关文章